百亿资金疯狂涌入!这类ETF突然火了中股配资官网,背后藏着什么信号?
“最近客户都在问信用债ETF,单日净流入能上亿,简直抢疯了!”某券商营业部的小张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,电话一个接一个。
他没想到,一向低调的债券ETF竟成了6月市场的“流量担当”。
这一幕并非孤例。
6月17日,A股ETF市场暗流涌动——超120亿元资金像开了闸的洪水,疯狂涌入信用债ETF。
5只产品集体杀入净流入榜前十,规模飙升至历史新高。
而就在同一天,科创50ETF单日吸金13亿元,港股创新药ETF也斩获30亿元加仓。
冰火两重天:通信ETF涨停 稀土ETF跌懵
6月18日的盘面更显魔幻。
沪电股份午后突然涨停,主力资金7.18亿元抢筹,把5G通信ETF(515050)直接推上2%涨幅。
联特科技更夸张中股配资官网,16%的暴涨让持仓的基民直呼“躺赢”。
反观稀土ETF,却在政策调控预期下跌得鼻青脸肿,影视ETF也跟着遭殃。
“现在市场就像跷跷板。”广发基金刘杰打了个比方,“一边是资金扎堆高股息的红利ETF求稳,另一边又有人赌科技股的暴力反弹。”他透露,近期有机构甚至玩起“哑铃策略”——左手买入现金流稳定的消费ETF,右手押注调整到位的半导体ETF。
神秘资金为何盯上信用债?
这波信用债ETF的爆发早有征兆。
Wind数据显示,全市场债券ETF规模已突破3250亿元,较年初暴增80%。
其中,公司债ETF(511030)规模突破180亿元,成为“巨无霸”。
“信用债ETF突然走红,其实是聪明钱在避险。”某公募固收总监揭秘。
他算了一笔账: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2.3%,而AAA级科创债票息能到3.5%,加上T+0交易机制,对机构来说简直是“捡钱”。
更重磅的还在后头。
6月18日晚,易方达、华夏等10家头部基金突然集体上报科创债ETF,材料火速获证监会接收。
南方基金产品部负责人难掩兴奋:“这相当于给投资者发了张‘科技金融’的船票!”
暗战升级:机构已提前布阵
嗅觉敏锐的资金早已行动。
博时基金透露,近期外汇期货政策松绑后,跨境贸易类ETF被外资连续加仓;而鹏华基金现金投资部则忙着调仓:“我们正把黄金ETF的部分仓位,换成科创债ETF。”
不过市场永远充满意外。
就在资金疯狂涌入债市时,短融ETF(511360)却遭遇10亿元赎回。
某私募基金经理苦笑:“现在谁都不敢满仓,就怕美联储半夜搞突袭。”
这场史诗级调仓大战背后,或许藏着下半年最重要的投资密码。
正如创金合信基金所言:“当所有人都在讨论AI时,真正的机会可能藏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。”
(本文市场数据来自Wind、同花顺中股配资官网,机构观点经采访核实)
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